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陈医生,别怂!第460节(1 / 2)





  赵涵郁没有说话,但是显然有些不太相信对方的话。

  但是,孙沐没有解释。

  显然!

  在他们这群人眼里,说陈南是大师,可能是天方夜谭。

  但是,从庞福叶的诊断中看来……

  陈南的临床水平,真的很高。

  最起码某项能力,有了大师水平。

  这是不可否认的。

  不过,孙沐没有继续说什么,因为他知道,无论说什么,这件事都听起来匪夷所思。

  若非亲眼所见,孙沐也不会相信的。

  张绍庭忽然眯起眼睛说道:“对了!”

  “周二的时候,晋省源城市人民医院邀请我大伯去讲课……”

  “到时候,我去看看这家伙。”

  孙沐一愣。

  这是……

  好日子过够了吗?

  非要去找虐。

  可是……

  为什么我也好想去看看呢?

  ……

  第164章 王之蔑视曲突起薪

  伴随着陈南对于《伤寒杂病论》的理解提高,以及对于《内经》的认识逐渐加深。

  陈南感觉到一个显著的不同。

  那就是自己去看待疾病和治疗的时候,眼光不再拘泥于从前那边样子了。

  开方用药,也更加得心应手起来。

  无论伤寒、内经、温病……等各家经典,都不外乎是为临床服务的。

  中医,终究是一门治病、保健、强身的学科。

  所以这段时间,陈南用药,也轻松随意大胆了一些。

  这可能就是对于疾病理解和掌控的加深带来的好处。

  不得不说!

  从孟义超老爷子拿来的专家级的【病机】,可真的是让他受益匪浅啊。

  周二上午,陈南坐在椅子上看书。

  这一次,他看的是《金匮要略》的原文,他需要去细细的品味和琢磨张仲景用药的思路,而不是仅仅的去学习方子。

  学方,不应该仅仅拘泥于学方,而是应该去学习用这个方子的原因,以及对方开方用药时候对于疾病的理解。

  这才是学习的关键。

  为什么说学中医讲究悟性?

  这就如同一道数学题,有很多种解决方案,你只是按照课本上的模式解了一遍题,而不是去思考为什么这个题要这么做。

  授人以鱼终究授人以渔!

  伤寒的经典,就在于他对疾病的理解,对于病机发展的把握上面。

  甚至,陈南觉得,伤寒杂病论最精彩的部分,就是他对六经传变疾病病机的发展思考里面。

  张仲景,绝对是一代宗师级别的中医,通过对方的一本书,是完全可以看出对方水平的。

  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明明已经成就国医大师,显赫一方,功成名就的老中医们,依然会拿着一本《伤寒论》在那里不断学习感悟。

  经典,需要的是一次次的不断品味。

  就如同那些精彩绝伦的好文章,你每读一次,都会有新的感悟和理解是一个道理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……

  杨鸿年今天出门诊,对此,赵建勇内心很开心。

  今天是一个清静的一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