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陈医生,别怂!第507节(2 / 2)


  陈南问诊之后,开始思考起来。

  这是一个什么病症呢?

  下肢欠温,畏冷食为寒,口干舌红为热。

  这是一个寒热错杂的征象。

  陈南开始对舌脉进行诊断起来。

  舌红苔薄。

  而脉象……

  陈南感觉有些奇特。

  这是一种特殊的脉象……

  如棉在水!

  如蛛牵细!

  细脉?

  片刻之后,寸关尺三处脉象反馈进来,陈南忽然嘴角上扬!

  原来是你!

  这是一个组合脉象。

  濡细脉!

  陈南若有所思。

  濡脉为湿盛,细脉为津伤,湿热脉亦濡,细亦主无阳。

  濡脉如棉在水中,细脉如蛛牵细,濡而似缓有湿热,细而无力为阳虚。

  津伤之细,细而有力,津伤则生热,故细而有力,细而有力着骨,则为积聚。

  濡中藏细,则湿伤津液,故濡溢于外细现于内!

  原来是一个这样的患者?

  既然如此,那么……这该如何诊治呢?

  陈南不禁思考起来。

  脉象濡细,而且有寒热错杂之相!

  寒热错杂之候是阴阳气血之间有明显的偏衰时的外显之象。

  不得不说,这患者的难度,确实比较高!

  陈南沉思片刻,忽然一丝灵感进入心头。

  对!

  患者是午夜至凌晨时分痛甚。

  这个时间,是阴阳交汇的时间。

  按照伤寒来说。

  这是一个厥阴病特有的表现。

  而胃痛……

  自己应该从胃论治?

  应该按照内科书来诊断吗?

  不!

  陈南很清楚,如果这么简单的话,肯定不至于放在这里。

  那是什么呢?

  陈南认真辩证,脑海如同计算机一样,飞快的运转起来。

  他觉得,患者应该是伤寒中厥阴证!

  厥阴病欲解时是丑至卯时。

  此时正值阴气将尽,阳气初生,证属厥阴。

  “两阴交尽,名曰厥阴。”

  故病至厥阴,两阴交尽,一阳初生。若阴阳两气不相交接,阳气难出,此阴盛阳衰故也。

  厥深者,热亦深;厥微者,热亦微!

  所以患者才会出现半夜加重的情况,而且寒热错杂。

  治疗疾病,不能说胃疼就治疗胃,用什么方子。

  而是应该抽丝剥茧寻找病因所在。

  患者的病因找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