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陈医生,别怂!第1261节(1 / 2)





  “要我说啊,说不定……这一次陈南能给你出奇兵的机会!”

  “而且,你这用米思佳他们做评审,是好事儿,但是……我觉得,你不如选择三个庄敏一样的人,这样的人,既能盯着不出问题,还能公正一些。”

  “你让米思佳去,这有失妥当啊!”

  “毕竟,你也知道,米思佳是吕新峰的人。”

  “不过,走一步说一步吧!”

  “你啊,不用担心了,说不定……还得上表彰会呢。”

  “呵呵……”

  挂了电话以后,高睿振坐在椅子上,若有所思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……

  这几天,虽然规划教材《中医耳鼻喉》统稿暨数字教材编写会议还没有召开。

  但是,陈南却也开始着手准备了起来。

  毕竟教材的事情,陈南自然不敢拖大,若能做好了,这对于中医的发展而言,绝对是天大的好事儿。

  可眼下,一个问题,也出现了!

  那就是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病区,没有耳鼻喉科。

  虽然说,中医病区有耳鼻喉,但是……却也只是一个相对于发展滞后的科室。

  哪怕是陈南,也不好去打扰。

  而短时间内,陈南想要建立起耳鼻喉的想法,也并不现实。

  这和之前建立痧症专科、建立克罗恩研究中心是不一样的。

  甚至可以说是两码事儿!

  要建立一个耳鼻喉科,就必须要有一个成熟的团队,而梯队人才,以及相关配套的护士、器械、仪器设备、管理制度。

  现在的陈南,早已不是当初在源城市人民医院那时候的小白。

  在做了中西医结合病区主任以后(罗启平:???),他的眼界和考虑的问题,也更加全面了。

  所以,陈南现在能做的仅仅只是开设耳鼻喉的门诊。

  这一点方便,陈南亲自坐诊,自然妥当一些。

  但是……

  这样一来,对于病例的收集,对于疾病的认识,对于住院患者长期治疗效果的判断。

  这同样就有些不足了!

  虽然现在拥有专家级的耳鼻喉科技能,但是……很多东西,陈南希望在获得实践效果反馈之后,再做定夺。

  所以,陈南不得不思考起来,该如何做这件事儿。

  他现在有几个选择。

  第一:院内横向合作。

  和中医病区的耳鼻喉,以及西医病区的耳鼻喉科进行合作。

  第二:和其他医院选择合作。

  首都还是有很多一流的专业化耳鼻喉医院的。

  首先是首都同仁医院

  作为医科大附属医院,这里是国内耳鼻喉权威医院,有耳鼻喉研究所,全国最大的人工耳蜗植入中心。

  其次就是协和、301。

  这两所综合医院的实力很强,301更是耳鼻喉科研究中心,聋病研究实验室。

  但是……

  陈南有个顾忌,那就是……这些都是西医院。

  而自己去了以后,能展开研究吗?

  显然,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!

  其实,中医耳鼻喉发展十分滞后,虽然这个学科保留了下来,但是完整度并不高,而专业化水平,更是比不上现代科学帮扶下的西医耳鼻喉科。

  人工耳蜗、显微外、鼻窥镜手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,其实也在让中医耳鼻喉逐渐隐没人烟之中。

  《中医耳鼻喉》之所以陈南能当选,其实也有这样一个原因。

  那就是中医耳鼻喉式微,后继无力,在现代医学的冲击下,甚至招架之力都没有太多。

  而环境是人才滋生的土壤,在这样的背景下,想要培养出来顶级的耳鼻喉科中医专家,难如登天!

  【叮!恭喜您,收到来自吕新峰的差评奖励,差评等级:严重级,获得奖励:钻石宝箱+3。】